<output id="ccv28"><mark id="ccv28"></mark></output>
  • <acronym id="ccv28"><em id="ccv28"><dfn id="ccv28"></dfn></em></acronym>
      1. <delect id="ccv28"></delect>

      2. 您當前所在 首頁 > 首頁文章推薦

        博天環境:重整下的重構

        來源:博天環境-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編輯:2022-12-08
        0
        分享到:


        博天環境重整案落定。


        12月8日,博天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出資人組會議亦表決通過《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當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公司重整計劃,博天環境重整進入執行階段。


        按照公布的重整計劃,重整主要分三部分實施,一是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解決“錢從哪來”的問題,二是債權調整與清償方案,解決債權如何清償的問題,三是經營規劃,解答如何恢復經營及盈利能力的問題。


        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即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以博天環境415,079,056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13.27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550,711,745股。轉增后,博天環境總股本將增至968,495,801股。轉增股票一是用于引入重整投資人,這部分大約占比29.05%;二是用于清償債務,這部分占比約為70.95%。


        12月23日晚間,博天環境公告公司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重整投資人已全額支付轉增股票受讓價款,擬向投資人和債權人分配的轉增股票已經分配至投資人、債權人指定的證券賬戶或已預留至管理人指定的證券賬戶。


        至此,博天環境通過重整計劃,引入重整投資人,帶來增量資金,以現金、留債、股票方式有效保障各類債權人得到100%清償,并盡可能縮短債權人受償的時間期限,降低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同時,博天環境資產負債率有望得到大幅降低,資產結構將迎來改善,資金利息大幅減少,短期還款壓力會驟減。此外,博天環境的訴訟和執行案件也將陸續終結,公司被凍結的銀行賬戶逐步解封,信用得以修復,信貸和融資功能將逐步恢復,回歸正常經營。


        望向長遠,本次重整計劃引進的是財務投資人,經過此次重整,博天環境原有的管理團隊作為第一大股東繼續控制并管理公司。在公司基本面獲得顯著優化,并恢復可持續的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后,經過寒冬考驗和困難淬煉的管理團隊,迎來了博天環境等了許久的春天。


        ◎◎ 突圍千余日 終破危局 ◎◎


        自2019年遭遇危機,博天環境艱難的“自救”之路走過了千余日。


        三年來,博天環境一面千方百計應對困難,想方設法推進工作,全力以赴化解風險,通過提質增效等措施進行自救,積極穩妥掌控經營局面;一面積極尋求戰略投資人,以期保護債權人和千萬股東利益。

        但遺憾的是,“混改”這條路漫長又曲折。


        從2019年到2021年的兩年多里,博天環境先后與中國誠通生態、青島融控、中匯集團等多家國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消息稱,博天也曾與三峽、中車等商談過收購事宜,這些動作因各種因素最終都沒有下文。


        2021年6月,博天環境公告,公司通過《合作框架協議》、《表決權放棄協議》以及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等一系列協議約定,計劃與葛洲壩生態“聯姻”,雙方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愿。如果一切順利,葛洲壩生態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事與愿違。博天環境與葛洲壩的“聯姻”趕上中國能建換股吸收合并葛洲壩,產生了多方影響,最終,故事沒能迎來預期的大結局。


        多次“混改”不成,給博天環境的未來蒙上了濃濃迷霧。與此同時,受高額負債導致公司高企的資金利息,以及不斷收縮戰場,降低投資壓力導致的大額減值和相應的費用支出等因素影響,到2021年末,博天環境歸母凈資產為負,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梢哉f徘徊在生死線上,壓力可想而知。


        而正是此時,政策環境中另一股風勢正在醞釀,事情的轉機也悄然發生。


        今年年初,滬深交易所就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等事項發布監管指引,對破產重整進行了全流程規范。在新政支持推動下,A股多家公司先后通過重整實現“浴火重生”,破產重整成為部分公司風險出清、提高公司質量的渠道之一。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也相繼出臺一系列破產重組的相關指引。


        博天環境迎來了適合自己的新出路。


        2022年4月13日,博天環境發布公告,公司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通知書》,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緊接著,4月21日,北京一中院下達《決定書》,決定對公司啟動預重整。僅僅一周后,北京破產法庭根據債權人的推薦,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為公司預重整期間的臨時管理人。


        就這樣,博天環境成為北京市破產重整新政首家受益者,在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法院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有條不紊地開始了重整之路。


        僅僅8個月后,博天環境重整案就已執行完畢。據此,公司可以向上交所申請撤銷對其股票實施的退市風險警示,并在年報后申請批準“摘星脫帽”。


        這樣的速度,凸顯了北京市、證監會以及法院等府院部門依據新規高效推進重整,并積極采取采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支持困境中的企業化解危機的良好政策環境,更是與博天環境過去深耕環保行業二十多年的深厚積淀、具備良好的重整價值有關,從廣大債權人對重整方案的高票支持來看,也印證了這一點。


        在博天環境這場危機中受影響和沖擊最大的就是債權人,但絕大部分債權人對公司重整方案投下了贊成票。根據債權人會議召開情況的公告,針對重整計劃(草案),有財產擔保組債權人人數和額度均100%表決通過,普通債權組債權人人數的96.07%,額度的87.38%表決通過。充分體現了廣大債權人對博天環境發展的信任與期望,對博天環境化解風險的包容與擔當。


        而實際上,這是一次雙向選擇,博天環境堅持自救的初心,不懈努力,也正是出于對債權人、全體員工及廣大投資者權益的責任和擔當。


        ◎◎ 重整下的重構 ◎◎


        吳曉波說,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自身的危機,可以成為改正問題的機會。環境的危機,則可以創造突破界限的機會。

        重整即新生,重新再出發,擺在博天環境面前的,將是一場新發展需求下的系統性重構。


        成立于1995年的博天環境,是國內水環境領域出發較早、積淀較深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較早從事工業與園區水處理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少數能夠進行復雜工業與園區水系統綜合服務的環保上市公司之一。


        作為行業內的老牌環境企業,博天環境成長史不僅刻著鮮明的時代烙印,也有著自身獨特的發展軌跡。


        在公司發展的二十幾年里,曾因客戶結構單一、外資股東撤資、客戶行業周期變化等因素歷經幾次生死。也曾一路高歌猛進,在2011年到2015年五年間,抓住煤化工風口的博天環境,實現了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53.89%,這個數字在當時讓很多環境上市公司望塵莫及;進入“十三五”,博天環境在市政領域發力,形成“工業+市政”雙輪驅動;2017年2月17日,博天環境在上交所正式掛牌。


        但在投資類業務爆發式增長的那幾年,公司沒能合理管理風險,為了實現增長,業務規??焖贁U張,不斷推高了負債規模。隨著國家金融去杠桿等宏觀調控的影響,公司在喊出千億夢想的意氣風發時又再次陡然墜落,和不少環境企業一樣深陷資金危局。


        過去幾年,持續的疫情和動蕩不安的時局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每個企業、每個人都在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和挑戰。生態環境產業也在經歷歷史性轉變,一方面,競爭格局和競爭要素改變,一些傳統的領域賽道遭遇增量危機,過去靠投資拉動的成長模式也面臨挑戰,行業增長乏力、競爭加劇。而另一方面,二十大后,以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為指引,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目標正在釋放廣闊的市場空間。


        面對新形勢、新發展需求,博天環境這次沉下心來了,并確定了自己未來清晰的重構方向。


        博天環境表示,公司將以“致力成為引領碳中和目標為導向的科技型企業”為愿景,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共生性增長為依托,以新價值創造為目標,業務從末端施治的重資產模式向科技產品導向的輕資產模式延伸,實現公司的戰略轉型。


        過去,公司秉承“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的業務定位,堅持“工業+市政”雙輪驅動的業務發展戰略,實現了快速發展。公司對品質的不懈追求,讓客戶體驗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客戶、合作伙伴以及業界同行的尊重與認可,積淀了技術、團隊、業績等方面的核心優勢。未來,博天環境將全力推動運營項目的提質增效和傳統業務的高質量發展,努力回歸經營本質,追求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流的利潤,以卓越的管理和執行力行穩致遠。


        同時,充分運用財務投資者的資本賦能和資源協同能力,進一步強化企業不斷創新的品牌形象,圍繞客戶減污降碳的目標,回歸工業領域和園區的環境服務,幫助客戶把排放性的環境問題,轉化為資源價值,助力客戶的綠色發展。


        博天環境強調,公司將在“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業務定位下,轉變公司“工業+市政”雙輪驅動為“環境+資源”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資源型業務,用匠心和創新打造在工業環境治理和資源科技產品方面的卓越品牌。


        博天環境董事長、總裁趙笠鈞表示,企業生長進化的過程中,理性和現實之間有時候很難平衡,但歷經大起大落,站在新的起點上,現在的博天環境將追求更有質量的增長,更加重視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歷經苦難,因此增益的智慧將銘刻在博天環境的發展故事里,指引公司未來航向。”博天環境在歷經這次危機后,一定會帶來新的文化重構、戰略重構、組織重構、業務重構和制度升級,引領公司行穩致遠。


        ◎◎ 萬水千山 博天的變與不變 ◎◎


        一直以來,博天環境這家公司始終致力于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在生長與進化中適時調整戰略,不斷大膽地從創新中尋找破局發展的機會,積極擁抱變化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基因。但了解博天環境的人知道,博天環境更值得被看見的是其一路走來始終堅守了自己相信的東西。


        對于博天環境來講,制度是邊界,機制是活力,文化是壽命。在趙笠鈞看來,文化是最重要的,而博天環境的文化基因很大程度上植入了趙笠鈞個人的信仰。


        我們可以看到,在博天環境新的戰略規劃中,依然堅守了以“構鑄天人合一的美好環境”為使命。而這個使命是趙笠鈞多年前就寫下的。趙笠鈞始終認為,對于一家公司來講,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改善環境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們有更美好的生活。而所謂“博天現象”背后的邏輯就是順應天道,天道是要利他的,做對他人有利的事情。企業的使命必然是要做對他人有利的事情。


        這么多年,博天環境將企業文化外化于行,內化于心。


        趙笠鈞在最近致員工的信中一再強調,我們必須加倍努力,用更好的業績回饋那些給予公司支持,幫助博天環境走出困境的機構、朋友,以及為此付出努力的同仁們。


        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再過不到一個月,博天環境就成立28周年了。這28年的成長史充滿跌宕起伏,看過博天環境一路走來的人,特別是看到博天環境這次堅定不移地開展漫長自救的人,都會不免感嘆博天環境真是走過了“萬水千山”,但也許趙笠鈞和博天人自己才知道,這萬水千山是怎樣的千山萬水。


        趙笠鈞說,“前行的路上必將遭遇更多的挑戰,但我們不能因動蕩而動搖,更應以自身長期的確定性,對抗外界的不確定性。要收獲更長遠的價值,實現長遠的發展,就要有堅定的目標以及相信未來的勇氣”。


        重生的路上,博天環境要面對的困難依舊不少,但這幾年整個世界都慢下了步伐,仿佛也給了博天環境加快跟上行業發展,把握時代變遷的機遇。


        當下,二十大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籠罩了三年的疫情陰霾也在逐漸消散,我們在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新篇章里,老牌環境企業博天環境的新故事正在續寫。


        祝福博天環境。


        *原文轉載于公眾號【全聯環境商會】

        您的身份 | 關于我們 |

        COPYRIGHT 1995-2022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POTEN ICP 京ICP備12020702號-2

        免费国产一级aV片观看视频_亚洲性色高清在线_助力高品质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_亚洲国产原创Av在线
        <output id="ccv28"><mark id="ccv28"></mark></output>
      3. <acronym id="ccv28"><em id="ccv28"><dfn id="ccv28"></dfn></em></acronym>
          1. <delect id="ccv28"></delect>